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西安音乐学院“西安鼓乐”素材新作品音乐会说开去

[复制链接]

21

主题

38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20: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秋月入长安,鼓乐进人家。入秋后的古城西安在格外分明的中秋月色中更显出历史赋予这座古都的厚重,而被称为“盛唐遗音原生态”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这次走进的并不是寻常人家,而是西北唯一的音乐艺术高等院校——西安音乐学院。

西安鼓乐素材新作品音乐会

      9月17日晚,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了“西安鼓乐”素材新作品音乐会,这次新作品音乐会由韩兰魁副院长牵头筹划,作为2016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西安鼓乐暨丝绸之路音乐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重要活动之一,音乐会以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八位作曲家吸收“西安鼓乐”素材基础上创作的新作品为支撑,由民乐系教师演出。新作品在现代作曲技法、精湛演奏技巧与提取出的传统鼓乐素材的巧妙糅合下,渗透出作曲家对西安鼓乐这一古老乐种的思考与理解。从鼓乐曲牌《终南山》取材而作的《兵车行》,用笛、笙、管子、钢琴、贝斯、打击乐等中西器乐音色的相互结合,作品中连续出现的短小动机犹如散落林中的精灵,时隐时现,出其不意,展现出连年战乱带给百姓的时代疾苦;作品《禅意》只取南萧与古筝演奏,取材于西安鼓乐《遐方怨》,大道至简本为禅,整首作品采用单一主题变奏曲式,带观众走入禅学静谧、无物的空灵之境;作品《嫽响》从鼓乐《忆江南》中提取音乐元素,以当代的音乐语言做阐述,古今的结合可谓严丝合缝、恰到好处。再听,取材于鼓乐《蟾宫曲》的作品《折桂令》,丰富的织体与饱满的音色无一不传达出作曲家对历史的感怀之意;新作品《子夜歌》得来于鼓乐《诉衷情》《端正好》中的音乐素材,歌词出自诗仙李白《宫中行乐词》,表现作者对深宫女子命运比纸薄的深切同情,那金殿的歌舞升平如何抵得住“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的悲凉?那似海深宫人心惴惴又如何诉尽心中无限哀怨之情?鹦鹉前头不敢言的宫中红颜命似浮萍,就这样被历史的浪潮裹挟着前进,最终淹没……一曲笛子重奏《春满园》,以欢脱轻巧的旋律声线描绘出春日莺歌燕舞、芳草鲜美的美好景象;琵琶独奏《秋意终南》采用变奏手法,演奏者尽展弹奏技艺,勾勒了秋季终南山的萧瑟之景;音乐会的最后一部作品《普天》取材于西安鼓乐《尺调八拍双云锣》《哭长城》,表达了作者对人以及社会的思考和认识。音乐会后作曲系主任梁红旗谈到:“西安鼓乐三十年来一直是西安音乐学院重点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研究项目,作为西安的音乐艺术高校,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继承,作曲系也定会积极响应。其实早年前以西安鼓乐为素材的作品有很多,如作曲家饶余燕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骊山吟》,任鸿翔先生创作的琵琶作品《明妃怨》,程天建先生编曲作品《雨霖铃》等。而这次的新作品都是由作曲系青年作曲家们群体创作完成的,这也是我们作曲系教师对创作融入了‘西安鼓乐’素材的现代作品的一次新尝试和探索。众所周知,西安鼓乐音乐内容丰富,无论是它的节奏、演奏形式、还是乐器等,都可以成为作曲家创作素材的来源。作曲家们经过一年辛苦的采风、创作、沉淀,最终在今天使这些新作品得以面世,实属不易。一些新作品在音色、打击乐的处理上还是非常有创意的,比如利用乐器之间的竞奏来丰富和完善。”“我们要善于吸收西安鼓乐的精髓,最终能够让西安鼓乐走的更远。这次音乐会是开始,我们希望这些年轻的作曲家们接下来能够进一步去解读西安鼓乐的文本,逐渐掌握西安鼓乐的艺术精华。”梁主任补充道。而对于这次音乐会的观众定位,他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觉得目前来说让大众完全能够接受是不现实的,这是一个时间问题,大众的审美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就如同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春之祭》,在经过百年后终会被大众所接受,经典的作品必然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的作曲家将会坚持从西安鼓乐中提取更多的音乐元素,创作出质量更高的音乐作品来。”
       2016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西安鼓乐暨丝绸之路音乐国际学术研讨会”于9月17日上午开幕,此次艺术节由国家文化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化厅、民进陕西省委、西安音乐学院共同承办。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西安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李映方、副院长韩兰魁出席,参会人员还有众多专家学者、六大鼓乐社社长等。
       西安鼓乐流行于今西安市以及周边郊县(长安县、周至县、蓝田县),属于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也是笙管笛打击乐器合奏的古老乐种。它是在继承唐宋音乐传统并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元、明、清历代姊妹艺术及各地民间音乐精华于一体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年代久远,无从考证西安鼓乐的具体产生时间,但参考保存至今的乐谱谱式、表演形式、曲牌曲式等方面,它与中国古代音乐有着紧密的历史渊源。

城隍庙鼓乐社
长安何家营鼓乐社

       当日下午在西安鼓乐传统曲牌展演音乐会上,由西安鼓乐六大乐社(分别为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大吉昌鼓乐社、东仓鼓乐社、何家营鼓乐社、南集贤东村鼓乐社、南集贤西村鼓乐社)、西安音乐学院青年鼓乐艺术团、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共同演出,整个展演体现出西安鼓乐这一古老乐种独具特色的音乐魅力。18日上午,以“西安鼓乐音乐文化”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议在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举办,参会的众专家学者一一就西安鼓乐的律制、乐学、古谱学等方面作学术含量高、文化内涵深、理论视野广的学术报告。著名民族音乐学家、西安音乐学院特聘专家乔建中先生在谈到这次活动时说道:“西安鼓乐是陕西地区保留下来历史最悠久、蕴藏最丰富的古老乐种之一,又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音乐学院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成立了专门研究、演奏西安鼓乐的团队,学院一直以传承、保护西安鼓乐这一传统乐种为己任。这次举办的‘西安鼓乐’素材新作品音乐会很有意义,为此我们做了一年的准备,先后派民乐系教师向乐社传人学习请教。这场音乐会之所以取名为“鼓乐新纪”,首先从传承来说,这次我们直接向西安鼓乐传人进行请教学习;其次,音乐会的新作品以室内乐形式演出,将鼓乐素材融入现代创作中。在乐器编制上也并不是对西安鼓乐的原样照搬,而是加入一些传统乐器,另外在曲牌的选择范围上也有所扩展,加入了赞词和歌章。再次,在演奏方面一改学院派看谱模式,统一进行背谱演出。这次的西安鼓乐传统曲牌展演活动也独具特色,展演音乐会在给六家乐社提供充足时间和空间的同时也搭建了一个院校专业人员与乐社成员共同合作演出的交流平台。这些都是以往所没有的。这说明高校已经认识到了自身对在地传统音乐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创新的重要责任。地方音乐高校要办好科研、教学工作,就必须重视自己本土的传统文化资源,无论是教育、创作、还是表演。”

西安音乐学院青年鼓乐艺术团

       西安音乐学院从1980年至今的36年来,对西安鼓乐的研究从未间断:学院组成一支由音乐学系、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西安鼓乐研究所为主的学术力量,积极开展西安鼓乐的学术研究工作;在创作和演奏方面依托作曲系和民乐系,作曲系教师根据西安鼓乐素材创作出质量上乘的新作品,民乐系派老师向乐社传人学习后又将学中所得教授给民乐系的学生们;学校图书馆创建“西安鼓乐数据库”,保留有大量有关西安鼓乐乐谱、专著、视频和音频资料;教学设置上,学院面向研究生和民乐系本科生分别开设有《西安鼓乐乐种介绍与读谱译谱》与《西安鼓乐理论与实践》课程,教授这两门课程的程天建教授讲到:“西安鼓乐既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我们地方本土的古老乐种,作为西安的专业音乐艺术院校,对于西安鼓乐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既要将西安鼓乐这一乐种重新推向舞台,用其素材进行作品创作,也要将其纳入进艺术院校的课程系统。让传统音乐走进校园,成为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特色,这是我们的立足点,也是传承西安鼓乐必须要做的工作,我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样的课程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除此之外,在传承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创新,用其素材创作音乐作品,还成立学生鼓乐团,在鼓乐的乐器应用中加入琵琶、古筝等乐器,丰富了鼓乐的音响效果,这些都是很好的一种创新方式。”这一路走来,作为地方高等艺术院校的西安音乐学院对西安鼓乐的传承与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也符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中所讲到的那样:“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继续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服务。”

程天健教授司鼓

       对西安鼓乐的保护工作除了高校给予的支持也离不开政府文化政策的支持和经济方面的全力扶持。从2000年以来,政府也在为此做出积极努力:2004年,陕西省在《关于成立西安鼓乐抢救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委员会的通知》,对西安鼓乐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落实;2006年,国务院将西安鼓乐纳入到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来;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正式将“西安鼓乐”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西安鼓乐被世界认识。在经济上,陕西省文化厅每年都下发各个乐社十分可观的费用,用于鼓乐社的活动经费。只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西安鼓乐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在当今的文化沃土中再次得到滋养。
       此外,鼓乐班子的自身建设也十分关键。在依托政府机构与学术机构的同时,乐班对内要重视鼓乐人才的培养,对外要积极创造沟通交流的条件,乐社之间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进行交流沟通,共同为西安鼓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政府、院校、鼓乐社三者必须成为西安鼓乐保护、传承的联络网,掀起西安鼓乐复兴的势头来。

鼓乐新纪研讨会

       西安鼓乐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蕴藏有中国传统音乐中最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它集音乐与传统民俗为一体,在现代社会下保持有自身完整的表演体系、曲牌结构。从上个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西安及周边郊县存有的近20多家班社,到如今具有一定规模、代表性的6大鼓乐社,我们能够看到对西安鼓乐这一乐种的传承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政府、高校、社会、鼓乐社自身都应该积极投入到对西安鼓乐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在社会变革如此之快的时代里,为西安鼓乐拓出一条更宽、更远的道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